第(3/3)页 白衣无痕落风尘,三月飘雪望春潮。 却说程虎走了徐美祖,营中等候回信,只见兵将入城,南平关关闭城门,无片甲回营。 程虎大惊登台观之,南平关依旧如初,唐旗招展,平静无常。 程虎忧心,帐中徘徊,多出探马闻,白氏用毒擒之,日落收兵遁走,未有几日,入金陵城。 此时正阳伤初愈,忧心南平关之事,走上城墙观之,突见一路人马至城下,正阳独见程虎,未见别将,心疑出事,迎程虎曰:“五弟去事如何?” 程虎跃下马,跪地落泪曰:“南平关总兵沈温秀受降,四哥领兵入关,坠白氏毒计,皆擒去,不知生死也。” 正阳扶之,曰:“五弟莫晃,细言之。” 程虎遂以沈玉交战,白氏用计,沈温秀请罪,徐美祖将计就计,一一尽言之。 正阳传令击鼓聚将,分兵点将,使王室安国公李克用,为金陵之主,留守金陵。 亲帅兵将取南平关,左右有楚汉二将随行。 上官问月闻唐兵中毒,来见正阳曰:“元帅,问月亦随军同往,或解兵将之毒也。” 正阳曰:“公主不惧劳苦、亲自前往,乃兵将之福也。” 遂绵车载上官问月。 大军出金陵南门,急往往南平关,不一日,至南平关,北门扎营。正阳遣人报白氏,明日战场会面。 沈温秀闻正阳亲至,冷汗复流,牵白氏之手,曰:“夫人正阳来也,何如?” 白氏曰:“夫君莫惧,明日愚妻同往,见之。 唐将在吾手里,不惧正阳也。” 秦云秋雨风吹沙,楚月孤冷落竹帘。 赵女弄舞羽衣曲,越妓笙歌楚庭花。 是夜无事,明日两军,阵前答话。 沈温秀,白氏同坐车驾,至战场观之。 正阳,稳坐龙驹,金枪横于雕案,金甲闪烁,静立帅旗下,左右强将侍立,沉色而视,不怒而威。 沈温秀不敢直视,白氏亦心惊难平。 正阳曰:“汝便是沈温秀乎?” 沈温秀曰:“小人是也。” 正阳复曰:“身侧便是汝夫人,白氏乎?” 白氏曰:“贱妾正是白氏。” 正阳曰:“南唐已灭,一县之小关,欲逆天乎?白氏身居深阁,不思谨修礼仪。反助夫违逆,染指国事,使兵将受苦,此乃灭族之祸也。速释吾兵将,俯首请罪,亦可免祸也。” 白氏躬身行礼曰:若早日见元帅龙颜,白氏焉敢造次,事已至此,晚矣。 今唐将在我手,元帅承诺,立字据,不取南平关,永不南犯,白氏方敢奉还唐将,望元帅开恩,许之。” 正阳曰:“明日带吾,兵将至战场。本帅视众将,方可再议也。” 白氏以为然,正阳调马回营。沈温秀,白氏立原地观,正阳回营。 白氏曰:此人过燕王甚多矣。 白氏长叹气,调马回关,自此身有不适,茶反未尽,一夜不眠。日出,沈氏父子带唐将三人,出关见正阳,白氏欲往,行走不便,侍女左右搀扶而出。 沈温秀观之,白氏双眼黑圈,面目憔悴,雪白无血。 沈温秀大惊曰:“夫人何故,一夜之间,病之如此重也。既玉体不适,不必往,府中养之。” 白氏曰:“吾自觉、三魂游离,五行之体,非我所有,内心悬悬,神志时清时惑,此乃凶兆也,老爷见正阳,时刻警惕,不可远离,唐将身侧,切使唐帅写下字据,立誓永不犯南平,后释唐将,切记、切记。” 沈温秀曰:“夫人安心养身,我自谨慎行使。” 遂沈温秀父子带兵出关,往战场走来,白氏终是不安,使丫环搀扶,走上城楼,观沈氏父子背影,眼皮不动,未觉双眼流出泪水,泪滴,自城楼滑落,掉落城外青石,如珍珠落玉石而破碎。 诗曰: 白纱飘零微风寒,眺望北方落秋雁。 城楼孤高单影薄,拂泪哀怨洒珍珠。 钟爱千金困方城,多稀宝石累三军。 聪明反被聪明误,幻得幻失梦一场。 不知如何救唐将,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