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白氏假降擒唐将 程虎夜逃请正-《唐室演义》


    第(2/3)页

    复谓诸将曰:“南平关地小,内无设兵阵之要,城落平原,外无伏兵之险,内无力战之将,白氏唯可用者,毒也。我将计就计,领兵入城,夺南平关。

    诸将以为何如?”

    诸将曰:“善。”

    遂徐美祖传令曰:“六弟,赵将军率五万精兵,随吾入关,入关者禁止,饮用食物,闻军令而动,一举擒沈氏父子,白氏三人。”

    复谓程虎曰:“五弟留守大营,若天黑之后,不见赵将军,回营报信,五弟速收兵,回金陵,请二哥来,不得有误也。”

    程虎、张桓楚应诺。

    午时三刻至,沈温秀跪旗下,汗水落地,闭眼等死,不望白氏求神拜佛,只求正阳刀下留人。侍官报赵鹏,午时三刻已至,赵鹏下令斩首,一声炮响,沈温秀惧晕在地。

    赵鹏抬入大帐,冷水浇之,沈温秀初醒,见身在大帐之中。

    徐美祖自幕后曰:“沈总兵果真,怀诚心而来,可谓弃暗投明,乃明节之士也,可喜可贺,我焉能辜负将军美意,吾前日行军,受了风寒,不便于将军面见也,将军请带路便是,我入南平关。

    沈温秀神魂初定,拜谢出营,命人回南平关,以备迎唐军。

    徐美祖留程虎守营,军中护一顶软轿,以代正阳,亲自同张桓楚左右随行,赵鹏为前军,随沈温秀往南平关来。

    诗曰:

    斗智斗勇平生死,权谋狡诈雪纷飞。

    莫笑女子少力气,自古英雄多折腰。

    江河日下堆浪花,大势所趋劳何为。

    一叶扁舟漂四海,东风无力任自流。

    且说侍从归城报白氏,迎唐兵。

    白氏闻正阳受风寒,不便行走,心思正阳伤燕王之手,重伤未愈是真,受风寒是假。

    喜曰:天助我也。遂登城楼望之,不久见唐兵出营,往南平关行来。

    白氏笑而歌之。

    词曰:

    龙兮、龙兮,有从云之能。凤兮、凤兮、有垂天之翼。

    虎兮、虎兮,有从风之力。正阳、徐美

    祖终有流转乾坤之志,惜哉!悲乎?天罗地网。

    歌毕,白氏转身下城楼,回总兵府。

    沈温秀引唐兵至北门,沈玉歌舞迎之,上前跪拜软轿前,曰:“罪臣之子沈玉,拜见元帅,军师,冒犯虎威,死罪也。”

    徐美祖曰:“古人有言,人非圣贤,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小将军无罪也,起身来。”

    遂沈温秀父子,请唐兵入城,行走街道,士卒,百姓俯首街两侧,徐美祖细观无异常。

    至总兵府,白氏立门口候之。

    白氏行礼,曰:“罪妾白氏迟来迎驾,死罪矣,元帅,军师贤名如雷贯耳,三关之地何人不晓,何人不闻。今日受其教诲,乃白氏无上福祉也。”

    徐美祖观白氏曰:“传闻夫人谋略,过男儿三分,望夫人顺时为之。”

    白氏玉容数变,曰:“诺。”

    遂众人抬轿入正厅。

    徐美祖见厅中佛像,走之近前视之,见其白香奇异,疑之,叫曰:“动手。”

    张桓楚应命,抽出宝剑,来擒沈温秀,沈温秀见此景,软倒在地,张桓楚手持宝剑,走出两步,便昏倒在地,徐美祖,赵鹏相继昏倒。

    此乃白氏所点,毒香之故,此香白氏祖传之物,无色无味,闻者昏迷无醒,四十九日腐烂而亡,名曰无形香。

    沈玉扶起沈温秀。

    沈温秀笑曰:“夫人,真乃巾帼英雄也。”

    白氏直来轿前,抬帘视之,轿内无人,乃空轿也。

    白氏大惊,后退二三步,沈温秀扶之,方立稳。面无血色,冷汗直流,曰:“愚妻何敢称雄,正阳未至,成败未定,不知对错矣。”

    沈玉伸手拿起,张桓楚佩剑,举剑欲砍。

    白氏曰:“慢。”

    沈玉疑惑,视之。白氏曰:“唐将此刻不能诛之。”

    沈温秀曰:“何故?”

    白氏曰:“吾本激怒,唐军主帅正阳,至南平关,一网尽绝。奈何天意难测,正阳居金陵不至,事成一半,反为大祸。

    此将乃正阳结义兄弟,若诛之,正阳雷霆之怒,吾一家三口,所不能受也,留唐将便可,与正阳议合,何必急于一时,坏了大事。”

    沈温秀曰:“夫人所言甚是。”遂唐将关入天牢。白氏复谓其子曰:“玉儿,今夜子时出关袭唐营,唐兵可破也。”沈玉应诺。

    正是:

    梅花寒香窗前月,古筝愁弦夜惆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