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回顾历史-《大宋梦》


    第(2/3)页

    同年,南宋大将李庭芝派张贵、张顺率三千士兵,携带城内急需物资,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围,冲进了襄阳,这是五年内第一支进入襄阳的援兵,极大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

    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

    1273年,元军终于攻破了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已孤立无援,守将吕文焕向元朝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保卫战以襄樊失陷而告终,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1274年,忽必烈下令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纷纷投降,到1276年,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气数已尽。

    恭宗投降后,南宋余部一直在各地坚持抵抗,大将李庭芝还在坚守扬州,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文天祥则在江西一带发展反元势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文天祥兵败被俘都至死不降,均被杀害了。

    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1279年与元军在厓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大败。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残余的宋军和官员也纷纷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由于赵宗皇朝统治集团日益懦弱无能,荒淫无度,统治阶级日趋严重的腐败和残暴的官僚统治,奸臣当道,苛捐杂税沉重,阶级矛盾深重,农民起义频发,再加上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辽、夏、金、元等侵宗之患,最终导致宗灭无替。

    这一年3月19日,原本应该是美丽的春天,流亡的南宋政权的当权者们却没有心思去看这美丽的景色。

    3月19日,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这一场大海战在整个古代中国都是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

    “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是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的一场战役,是宋军残余部队与元军之间的大决战。战争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

    南宋灭国,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