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梅笑寒的江湖-《大宋梦》


    第(2/3)页

    然而这笔银子都进入到了罗大林的口袋里,并没有进入国库。罗大林敢于这么做的原因,背后是有人在给他撑腰。

    而罗大林背后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杨元。

    梅笑寒道:“那么怎样才能取得令牌呢?”

    村民道:“到永丰县府衙处去购买!”

    “不过价钱可不低!”

    “多少银子?”

    “五十两!”

    张南听闻,怒道:“这也太过分了!居然要这么多的银子!这是在明抢!”

    梅笑寒的脸色也是大变,他没有想到此番出来深入到永丰县,会有如此多的事情让他大感意外。

    于是乎,梅笑寒便打算到永丰县府衙去看一看,去看一看所谓的令牌究竟是何物,而永丰县府衙又为何敢于这样明目张胆的售卖所谓的“通关令牌”。

    经人指点,梅笑寒便很快找到了永丰县县府衙,而所谓的永丰县府府衙实际上也不过是一座古老的院子而已,而却并不在县府府衙之内。

    这就令人觉得更加的可疑,因为把办公地点选择在一般的民宅,而非是县府府衙之内,这非常容易让人怀疑。

    根据打听,梅笑寒找到了一家名为“云宅”的院子,这家院子并不大,但看起来非常的考究。

    把县衙设在一家民居里面,这倒是非常的有“创意”,既方便了敛财,又方便了交易,可谓一举两得。

    五十两银子,对于一个普通人家来说,足够吃穿一年使用了。就算是富户人家,五十两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历代的官吏俸禄之中,薄莫过于明,而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执行高薪养廉制度的就是宋朝。

    即使如此,依旧有不少官吏进行贪腐。

    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权职者则可以另加钱。

    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

    官员有差遣职务者另加津贴,作为职务补贴。这种职钱依官员本官与差谴职的级差按等发给,故虽任同一官,职钱并不相同。

    在判、知等字前加守、试者,说明低于差谴职一至二品,每月分别加55贯和50贯。在判、知等字前加行字或不加字者,说明本官高于差谴官或与之平级,每月加60贯。

    正一品均为虚职,加职,无实权,故俸禄反而少。

    月俸(两)

    三师 120 两

    宰相 300 两

    参知政事 200 两

    六部尚书 60 两

    侍郎 55 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