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血溅金銮殿-《逆变1589》


    第(1/3)页

    哪知听了这句话,大臣们并不买账。首辅申时行仍旧跪倒在地不说,又有人跳了出来。

    “皇上,自从三年前,申阁老第一次提起此事至今,您都是一拖再拖,今天无论如何都得给个明确的说法了!”

    户科给事中姜应麟的言下之意,朱翊钧如何听不出来,他沉下脸色,略显愤怒地说道:“你可是认为朕言而无信?”

    “皇上难道觉得不是吗?”姜应麟倒也不惧,昂着脖子反问道。

    “大胆!”朱翊钧气得吹胡子,“朕只是说,过些日子再议此事,有说过不立太子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皇上莫不是以为我等好骗吗?”姜应麟仍是不肯让步。

    “好你个姜应麟,既然认为朕欺骗于你,那就莫要做官。”朱翊钧站起身来,“来人啊,给我摘了他的乌纱帽!”

    “这样的官,不做也罢!不劳皇上发话,我自己来。”姜应麟二话不说,摘下顶上的帽子,随手扔在一旁,然后大步离去。

    “皇上,请三思……”

    “皇上,姜大人也是一时失言,还请皇上宽宏大量,莫要与他计较。”

    “皇上……”

    “皇上……”

    金銮殿上的一众大臣,都出列请求朱翊钧收回成命。这姜应麟倒也光棍得紧,冲着为他求情的官员们做了个揖,接着扬长而去。

    朱翊钧坐回龙椅上,只是起伏不定的胸膛却昭示着他的怒气并未平息。事情并未结束,因为又有人站了出来。

    明朝的文官不同于其他朝代,他们虽然也有为官者的那些通病,但是脊梁却挺了一些,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无能之辈。终其一朝,涌现了许多仗义执言、不顾生死的大丈夫,注意,咱们这里说的,是真心为国家献身的那种真勇士,不是仅仅为了赢得名声的沽名钓誉之辈。

    此时站出来的就是这种人,明知皇帝还在气头上,却仍要据理力争。

    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走出序列,先向皇帝行了礼,随后不疾不徐地说道:“皇上,您虽然罢免了姜大人,可他的问题您还没回答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