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逆变1589》


    第(2/3)页

    数天前,秋香就把挑选吉日的事情交给了钟南,哪知侍郎大人确定了日子的第二天,万历皇帝就送来了各种赏赐,其中分量最重的当是“钟府”的牌匾。牌匾上的字是皇帝亲笔书写的,制作也是由宫里的匠人完成的,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钟府”主人的圣眷之浓。

    皇帝都明示了,各路大臣当然不能明目张胆地对着干。于是,在钟南发出了乔迁宴的请柬后,除了个别自诩清高的言官外,大家都欣然接受。

    四月二十二,阴天,宜“入宅”。

    一大早,“钟府”上下就忙碌了起来,准备晚宴的各路人马把后厨挤得水泄不通。大厨是从京师最有名的“无忧酒楼”里请来的,相应的一众帮厨、墩子、杂工等也是“无忧酒楼”给派来的。据说“无忧酒楼”是张鲸张公公的产业,里面大厨的手艺和御厨都有得一比。

    各种食材头一天晚上就送到了后厨,杂工们正忙着择菜、清洗等工作;墩子们就拿着菜刀,“当当当”地切着;帮厨们则忙着配菜,同时也做着一些简单的半成品;至于那几位大厨,他们一边检查着进度,一边讨论着问题,好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后门外边,新任“钟府”管家福伯正在一个亲兵的协助下,查看着运送进府的各式物品。福伯是秋香在中介那里找的,和她是同乡,真要说起来,还和秋香叔叔家有点远亲的关系,加上中介那里也极力推荐,于是被买了回来。

    福伯有四十多岁,原本在河南老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去年河南全境受了大天灾,福伯一家没了收成,无奈之下在春节后来到了京师投靠亲戚。哪知运气不好,那亲戚不知搬到哪里去了,投靠不成的福伯一家暂时租住了一间房子,靠着福伯做些零工勉强度日。

    福伯小时候读过几年书,毛笔字写得不错,帮人写写书信、对联什么的能挣上几分钱。由于还有妻子和女儿要养,靠写字挣钱又不稳定,福伯家里就渐渐入不敷支了。为了养家糊口,福伯去了去中介那里,想着自己能写会算,找个管家之类的工作应该不困难吧,结果等了好几天都没如愿。

    眼看家里的米缸见了底,再没有稳定的收入,搞不好就得上街乞讨度日。正当这个时候,救星出现了,秋香来中介要雇个管家,福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签了卖身契,变成了“钟府”的下人。

    由于工作得来不易,福伯便不敢怠慢,仔细查看着采购的每种物品,并和清单比对。如此一来,效率就大打折扣,等候验收的马车排起了长队,惹得后来的人怨声载道。

    协助福伯的亲兵叫曲靖,十八九岁的年纪,大家都喜欢叫他的小名“蛐蛐儿”。

    曲靖看着门外长队的缩短速度很是缓慢,便向福伯提议加快进度。福伯一看,按照自己这样的验收速度,午时前肯定没法结束,只能改全检为抽检,挑拣些重要的物品查看一二,一些普通的物件瞄一眼就过了。如此一改,速度大大加快。

    送货的队伍里,有一车送的是花草盆栽,这是秋香特意*的。原因是钟南说:后院多些花花草草,可以让人的心情更愉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