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蓟州兵工厂-《逆变1589》


    第(2/3)页

    不能研制出新式的*火*药,那就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黑*火*药了。钟南虽然倍感无奈,却也没有觉得天塌了下来,在他看来,即使大家都在使用*黑*火*药,他同样可以让自家的*黑*火*药比别人的威力大上许多。

    说干就干,钟南找到火器营的资深工匠,详细咨询了蓟州军营里*火*药的配比和制作工艺等。这工匠姓洪名天亮,四十多岁,从祖上数辈前就开始在军营里做*火*药,算是*火*药世家。和洪天亮交谈过后,钟南松了一口气,自己有限的这些知识勉强能让*火*药的威力上个台阶。

    古代的各种工匠并不被人尊重和重视,其地位同属低下的序列。洪天亮见堂堂总兵大人和他同吃同住,就为了改良*火*药,心里也倍受感动;而且这位总兵大人对他可是敬重有加,以“洪师傅”称呼,饷银也给涨了不少,更让他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先是重新确定了比例,接下来就是制作工艺的改良。

    无论是从面世之初,还是当下大明王朝,军中*火*药的生产都是纯手工,所以无论*火*药的产量还是质量都不可控,这也导致火器在实战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钟南给洪天亮建议:用水力和畜力代替人工研磨和压制,实际应用后,果然能大大提高*火*药的威力。

    之后,新式*火*药应用于火器的试验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只是这一切都是悄然进行的,无论是配方还是工艺,都只有钟南和洪天亮知晓。

    年底时分,改良之后的火铳、虎蹲炮、*地*雷等火器已经成型,剩下的就是批量生产了。生产武器可不是小事,朝廷有专门的兵工厂来做,钟南不敢越俎代庖。只是让别人来造他需要的东西,总感觉不放心。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自己造更好,于是只好向皇帝打报告要政策。

    朱翊钧回复很快,让钟南用事实去说服他。钟南便带着新式火铳和*地*雷进京面圣,虎蹲炮原本也是想带上一门的,只是运输和操作麻烦,才做了罢。

    京师演武场,目睹了经过钟南改良的火器之威力,万历皇帝当即拍板:允许蓟州总兵钟南在辖区择址生产新式*火*药和火器,兵部必须优先给其提供各种原材料。

    兵部原本就掌管兵器的制造事宜,由武库司负责,全称兵部武库清吏司。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只分三个属部,即总部、驾部、职方部;洪武十三年再增武库部,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司马部。洪武二十九年兵部再次改制,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此后朱家子孙一直沿用此制。每司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两人。另辖会同馆,大通关等机构,各设大使和副使。

    武库司由侍郎邢玠负责,他同皇帝一起在演武场感受了新式火器的神威,于是严格执行圣旨,优先划拨了各种原材料,还从兵部的火器工匠里挑选了经验丰富之人,帮助钟南快速建好了蓟州兵工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