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没等公公走开,季蔷便忙拦住,“皇上,臣妾还没说完呢。” “十岁以上的孩子,年岁已经大了,可以先上一年的免费学堂,那个时候孩子们对想不想上学堂,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若是有想继续读的,可以读剩下的两年免费学堂,都和其他孩子一样了。” 夏璟年对季蔷的这个办法连连称赞,忙让手下的人去办这件事。 六岁以下来报名的孩子们,足足有三分之一的人,这些孩子们下去了,可以说是大大减轻了学堂的负担。 剩下的孩子们,则是以十岁为界。十岁以上的孩子上午上学,十岁以下的孩子下午上学。 这样学堂能装下孩子,先生们也可以相对轻松些,不至于让先生们也疲累。 孩子们也可以在家里帮父母做些活,不至于一整天都看不见人影。 毕竟,除了上学,他们也还是要活下去。有的人家,只靠父母做活,也是生活的捉襟见肘。好吧 因着免费学堂,全大辰兴起了读书有用论,不少聪明的孩童也有了机会,发奋读书,下定决心要报效国家。 “对了,皇上,臣妾有一法子,还想和皇上商议。”凤鸾殿,晚膳的时候,季蔷把之前的想法和夏璟年说了说。 “臣妾想着,这文学堂有了,是不是也该有个武学堂啊?”季蔷也是突然之间想到的。既然有喜欢学知识,日后想做文官的孩子,那自然也有喜欢武艺,将来想做一名大将军的孩子。 这些孩子平日里挥舞着木棒,耍的有模有样,却是没有师傅来教,也是可惜了。 如果能和文学堂一样,建一个武学堂,那是不是日后就能给朝廷贡献许多能征善战的武将? 夏璟年的眼睛里有着光亮,看向季蔷的眼神里满是欣赏,“皇后此法甚妙,那这件事,就由皇后亲自把关可好?” 武学堂沿用了之前文学堂的办法,建造学堂由老百姓们参与进来,免费学习三年。 文武学堂的兴起,让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来。 就在这时,三年一度的茶艺大赛即将开始。茶艺是季蔷的爱好,为此,她在凤鸾殿中日日准备着。 除却每日嫔妃们的早期请安外,其余的拜访一律谢绝不见,只为了能让季蔷专心的准备茶艺大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