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近,他勤勉于政务,朝廷里面的琐事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大部分都不会在朝堂上说出来,有的也会私下解决。 夏璟年看了一圈,发现无人上谏,打算就这么离开。 突然,有一位大臣跪了下来。 夏璟年皱起了眉头,一般来说大臣要上谏的话直接走出来站着说就好。 如果跪下,那就证明有大事发生。 “方爱卿有什么事直说就好,不必行此大礼。”夏璟年道。 “皇上既已登基,现下后宫空悬,皇上也该纳妃嫔了。”那人连忙回答道。 夏璟年眉头狠狠地皱了起来。 在他的心里认定的妻子只有季蔷一个,他从前不想纳妾,现在也不想纳妃。 尉迟徳看到他的神色,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可是作为皇帝跟作为王爷是不一样的。 朝堂和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纳妃也是稳固朝堂的重要手段,不是说不愿意就可以的。61 “朕近日政务繁忙……”夏璟年本来想找个借口拒绝。 尉迟徳突然走了出来道:“皇上,作为皇帝本该绵延子嗣,开枝散叶,若是后宫无一妃子,恐怕会让天下人为之揣测,轻则失了威信,重则动摇根本。” 夏璟年接下来的话顿住了。 他何尝不明白尉迟徳这话是什么意思? 纳妃,对于现在的朝堂来说,是稳固朝堂的最好手段。 况且,蔷儿已经…… 夏璟年不愿意再想,他闭了闭眼睛,终究还是妥协了:“这件事就交给吏部去办吧,若无事的话就退朝吧。” 谁都看得出皇上对纳妃的事情并不热衷,眼下能够让他同意了,已经很好了,谁也没再多说。 要是把皇上惹火了,不同意纳妃,可就得不偿失了。 大臣们纷纷告退,心里却有了其他的想法。 如今后宫无一妃子,皇上又正当壮年,皇上心爱的那位娘娘已经身亡,这时候把自己女儿送进宫是最好的时机。 有了这个想法,所有人的心思都热络了起来,撺掇着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 对于这些人这么热衷纳妃的事,当事人反而像个无事人一样。 对于夏璟年来说,纳妃也不过是朝堂政务的一种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