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有用,但又完全没用-《红楼志》


    第(2/3)页

    “其实这个你大可放心,虽然只出来半日,但咱们运气颇佳,收获不少,足以拿回去交差了。更何况还有这‘千里眼’在,即使我们一头猎物也没带回去,父皇也不会责怪我们。”

    李铭看了李镬一眼,淡淡道:“我既是出来打猎的,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皇兄若要此时回去,自行回去便是。”

    李镬顿时一噎,原本因为“千里眼”的高兴,此时也变得索然无味,见李铭是真的不愿跟他一同回去,他便将目光向陈颍。

    “子阳,反正你也不喜欢打猎,可要随我一同回去?”

    陈颍看戏看的正开心,突然被李镬问起,忙笑道:

    “殿下,我还想多看看这山间的风光呢,殿下带着‘千里眼’回去便是,不必管我。”

    连遭两次拒绝,最终李镬垂头丧气地带着“千里眼”回去了,本来得了这样一件宝物,他是很高心的,可是当他发现李铭和陈颍都不怎么在意这份功劳时,他心中的火热也被浇熄了。

    等李镬离开后,李铭和陈颍骑马缓行在山间,余下的侍从远远地坠在后面,很识趣地不打扰两人说话,但也不会跟丢。

    行了一段,陈颍忽然问道:“‘千里眼’在侦察情报方面的作用殿下应该很清楚才对,可为何我见殿下对此并无半点喜色?”

    李铭说自己出来是打猎的,不想半途而废,这一点陈颍相信,因为从过往的接触来看,李铭的确是这种确定目标之后就会全力以赴,绝不言弃的人。

    但是事有轻重缓急,“千里眼”的作用,明显比打猎重要的多,而且李铭也绝不是不顾大局的人,可他偏偏选择留下继续打猎,而不是立刻回去,说明在李铭心中,“千里眼”的份量并没有多重。

    李铭淡淡回道:“你说那‘千里眼’的核心在于镜片,我刚才看过了,里面的镜片应该是琉璃或者玻璃所制,先不说这两物成本之高,无法量产配备给军队。

    就算不计成本找来许多琉璃和玻璃,想要将之制成镜片,其中的损耗和工序也是难以承受的。”

    陈颍不由赞服,仅凭看了几眼,李铭就能观察并分析出这么多,真是搞科学的天才啊。

    “殿下说的不错,‘千里眼’的镜片的确是玻璃,当然用琉璃也能制成,不过需要颜色纯净的琉璃才行,原料难得,目前来说的确是无法量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