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观察摆盘,再闻香味儿,最后品尝味道,体验口感。 最后…… 经过三个评委的讨论,出线的依然是徐拙。 “他的对味道的把控太强了,比同组的人高出一大截,很显然,他应该是某个饭店的大厨,真不明白怎么跑到学徒这一组了。” 几个评委小声讨论着,先把接过报给主评委,让他们进行审核,省得被人说是暗箱操作。 郭树英他们从主席台上走下来,对评委们选出来的第一名进行审核。 轮到徐拙的时候,一群老头一人尝了一口徐拙做的小葱拌豆腐,都有些惊讶。 “孩子,这道菜也是你爷爷教你的?” “嗯。” 郭树英放下勺子,有些感慨。 他这些年教出来的徒弟不少,也有几个成名的。 但是跟徐拙比起来,却有一定的差距。 别的不说,在那些人跟徐拙同岁的时候,对调味的把控绝对没徐拙这样老道。 真是羡慕徐济民啊,有这么好的一个孙子。 感慨过后,郭树英注意到徐拙同组的那几个选手有些不满,便招了招手:“你们几个都来尝尝他做的菜,自然就明白为什么他出线了。” 不远处的孟立威一听这话,满脸都是失落:“得,又尝不到徐拙的手艺了,想来,这道菜味道肯定很好。” 徐拙同组的那几个选手尝了小葱拌豆腐之后,果然不再说话。 差距就是差距,这不得不服。 虽然有些怀疑徐拙是个大厨,但是却没法说出来。 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人家是大厨的话,而自己还是学徒。 这种落差,让人根本没法张口。 就这样,徐拙以黑马的姿态,闯进了二十强。 从比赛现场出来后,于可可拿着手机喜滋滋的说道:“我爷爷打算来给你加油助威,接下来就是二十进十选拔赛了,你有信心吗?” 信心是有的。 反正徐拙也没想到拿名次,只是过来刷一刷郭树英的好感。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他之所以还继续参加,完全是为了老爷子和于培庸他们的面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