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人得服老【求月票】-《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2/3)页

    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营理念。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太适合老一辈人的那种经营方式了。

    所以老爷子把徐家酒楼的经营权交给了徐文海,在四方面馆帮忙,而且对徐拙的经营不提任何建议。

    赵金马也已经退居二线,只负责后厨的菜品品质,不再参与赵记私房菜的日常管理。

    而于培庸,几年前就已经把第一楼交给于长江管理,后厨的交给他大徒弟打理,他则是当个闲散老头。

    没事儿了去烹饪旅游学院教教课,或者在第一楼的后厨指点一下新收学徒的手艺之类的,很是自在。

    至于冯卫国更干脆,他没有后人,冯春光也不愿意去大同,所以干脆把经营多年的饭店卖掉,一了百了。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选择逐渐淡出自己的事业。

    假如一直把持着不放手,自然就会引起后辈的不满。

    这种不满,倒不是不孝顺。

    而是经营理念方面的冲突。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再用老年人的方式进行经营,说不定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口碑就会迅速崩塌。

    那些老字号为什么口碑会崩掉?不就是没贴近年轻人嘛。

    老郑这个人,没啥坏心思,就是喜欢当老大。他很享受那种发号施令的感觉,喜欢被人拥簇着。但是人老了就得认命,得学会放手给年轻人,不然就会出乱子。

    老爷子一边吃着茶点,一边说着郑光耀这个人。

    郑光耀这种人跟老爷子还不一样,老爷子除了说话冲喜欢装逼之外,别的倒是都看得很开。

    郑光耀喜欢把权力抓在自己手上,这种心态创业初期还行。

    到了现在他已经成了粤菜第一人,郑粤楼也成了羊城口碑最好的酒家。

    按说到了这种功成名就的时候,他选择退二线是最正确的选择,不仅让他的名声会增加几分传奇色彩,连郑粤楼也会跟着沾光。

    但是郑光耀却没这么做。

    所以这次金盆洗手,老爷子觉得应该是郑家出现内讧了。

    他是被赶下来的。

    刚才郑光耀在这的时候,老爷子一直顺着他的话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完全没呛一句,估计那会儿就看出来,郑光耀心里不痛快了。

    艇仔粥端过来的时候,几人闭上了嘴巴。

    毕竟是在人家店里,说人家大老板的闲话就有点过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