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好像隐士那样,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被父母保护得很好的孩子未必能健康地成长,有时候孩子就是需要经受一些磨砺、压力,关键是杨谦和戴羽妮作为家长的,需要在这过程中,做好思想梳理的工作。 教会孩子们面对镜头,教会她们理性看待网友们的赞美、期待或者责备、谩骂,比将她们永远保护在羽翼下,永远不去面对这些舆论压力更有效果! 当然,杨谦是和戴羽妮商量过的,戴羽妮不会去想那么多大道理,但她也赞同杨谦让女儿更早地承受舆论压力的做法。 他们都生活在没有什么秘密的互联网时代里,而且她和杨谦都是明星,杨小昭就不可能不被舆论关注。 与其等小家伙成长到十几岁,开始到了青春期叛逆的阶段,到时候怎么说也不听,不如趁现在她还很信赖爸爸妈妈,坚定不移地听从爸爸妈妈说的话,就开始加以引导,教给她正确的处理方式。 “盼盼姐那个采访视频我没看,原来小昭昭也出镜了啊!” 杨诗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也出镜了,不过后面没把握剪进去。” 杨小落在旁边伸出了手,她还觉得有些遗憾。 “又不是拍纪录片,人家这个是新闻的采访短篇,哪能剪进去太多无关的镜头。” 杨诗涵揉了揉杨小落的脑袋,跟她笑道。 “嫂子,那去动物园这个有什么说法?今天儿童节,游客也应该很多吧?” 杨诗涵没忘记前面嫂子是提了两个要点。 “所以我们今天带了侯叔他们,适当地做一些掩饰,如果没被发现,就像普通游客那样正常地去逛动物园。如果被发现,该和歌迷签名合影就跟歌迷签名合影,相信他们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人太多,实在不行就请动物园的保安帮忙梳理一下。总而言之,都是不怕问题,正常地去面对就行。” 戴羽妮笑道。 这个思想的转变,主要诱因还是杨小昭的成长。 以前杨谦还能在家里陪着女儿,光是看看绘本,在院子里刨刨沙子,这样的亲子时光也足够满足小家伙的了。 但杨小昭现在已经一岁多了,她平时都被奶奶带着到公园、到跳广场舞的地方去玩,只是呆在家里,显然无法满足她日益矫健的小步伐。 杨谦也不能以后都不带女儿出门,只是呆在家里看母亲发回来的“模糊照片”吧?他必须转变思路,主动去面对变化。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其实也非常短暂,很快她们就会长大,就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圈子。 到那时候,她们可能都不爱父母跟着一起玩了。 现在的机会这么难得,杨谦肯定不愿意让时光白地流淌了,他多耗费一点精力,也想在儿童节陪女儿逛逛动物园,尽情地享受这种简单、快乐的亲子时光! 当然,这些变化,对于被妈妈安顿在儿童安全座椅里的杨小昭来说,都是没有感知的。 小家伙不会去想以前爸爸有没有带自己去过动物园,也不会去想今天爸爸为什么要带自己去动物园,她只是很高兴,因为今天早上,爸爸指着书上的大熊猫,跟她说今天要去看大熊猫! 大熊猫哇! 小昭昭一直很喜欢的哇! 小昭昭的快乐是很简单的。 一路上,她还眉飞色舞地叽里呱啦。 “车车!” 他们的保姆车在大马路上飞驰着,沿途有很多车在窗外穿梭,不过,杨小昭并不是哪辆车都会叫上一声,她专门挑个头很大、身上有着一抹嫩绿色的公交车叫“车车”。 叫的时候,小姑娘还转过头来,压着安全带探出小身子,看着奶奶说! “对,公交车,奶奶带你坐过公交车!不过就坐过一回,你就记得那么牢啊?” 戴羽妮好笑地说道。 杨小昭眨了眨大眼睛,和妈妈对视一会儿后,才用肯定的语气“嗯”了一声。 原来,杨小昭是在说她和奶奶坐过公交车! 不知道她是不是把天底下所有的公交车都认为是她和奶奶坐过的那辆,但她就是在乐此不疲地告诉妈妈和奶奶——刚才我又看到和奶奶一起坐过的公交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