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哪跟哪啊? 别说一九八四年生儿子了,一九八四年,杨谦你都还不知道在哪呢!一个一九九八年才出生的人唱的是什么内容? “他这首歌,是根据他歌迷的投稿故事改编的。跟咱们没关系!” 戴羽妮似乎是看出了父亲的疑惑,她笑着帮杨谦解释道。 哦,歌迷的故事啊! 那就说得通了! 但他的歌迷是不是有点老了? 戴振宏虽然觉得杨谦唱的这首歌很有意思,但在年龄的逻辑上,他先琢磨了起来。 一九八四年生孩子,那不得是比自己年纪还大了? 戴振宏其实算是比较晚才结婚生孩子了,但再早也不至于一九八四年就生了孩子。 显然,戴振宏是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歌名为什么叫《父亲写的散文诗》? 那是因为这歌词的内容,是父亲的视角写的啊! 还好,戴振宏也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 杨谦的演唱,还是能让老戴同志听得很舒服的!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带上弱混的腔调,杨谦唱得就像一位忧郁的诗人一般,电视里传来他的声音依旧空旷优美! 但歌词的内容却没有让他的歌声彻底缥缈起来,“露天电影”、“缝纫机的踏板”这些物象,瞬间又把听众拉回到了现实 准确的说是那个让人无法不关注现实生活的艰苦奋斗的年代!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呐, 闹着要吃饼干” 杨谦的声音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不知道为什么,观众们的心情却一点点变得忧伤起来,仿佛气氛也被他渲染得一点点地变得很沉重。 戴振宏听着也不仅感到有些恍惚。 他想的当然不是一九八四年。 这个时间节点似乎对于所有的观众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歌词里的内容,唤醒了他们各自尘封已久的孩提时代的记忆。 像戴振宏也有感触,就如同之前他和杨华平聊的一样,他家里还没发迹起来的时候,母亲也要为了他能健康成长,四处去给他找吃的,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他挨饿。 歌曲里的父亲,不一定只是父亲,也可能延伸到母亲,那些在观众们记忆里如同山一般屹立在的父母亲的形象,一下子被杨谦唱得鲜明起来!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不仅仅是弱混,杨谦那恰到好处的泄力,奇妙的咬字停顿,都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那个努力假装坚强,但实际上处处感到无力的男人就是自己,那内心的自责也如同藤蔓一般缠绕上来! 戴振宏默然,他以前不会认同这样懦弱的心理状态,觉得幸福和成功都是需要自己拼命获取的,但现在,他好像醒悟了一样,明白还有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也懂得普通人的悲喜。 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前何尝不是那样一位无法抗拒命运的普通人? 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最好的爱,给了孩子 (注1:《父亲写的散文诗》,原唱是许飞,许飞应该也不用过多介绍,2006年超女的第六名,她演唱的作品《我要的飞翔》、《那年夏天》都非常好听!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曲作者也是许飞,词作者是董玉方。当然,文中杨谦唱的是李健翻唱的唱法。) 感谢fatfox911、秋之神光的打赏!!(づ ̄ 3 ̄)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