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周丽萍就揪了一小团下来,蘸着蜂蜜吃了,就又过去忙了。 周丽娜也尝了尝,热乎的年糕蘸蜂蜜,确实是难得的美味。 杜伯钧眼看周丽萍照顾到了周丽娜母子三个,也就没过来了。 马秀莲也在帮忙,她给牛蛋扭了一个大得夸张的年糕团,让牛蛋赶快吃,吃完。 牛蛋也是个馋的,蘸着白糖就开始吃。 默认只有第一轮的年糕,才会给家属们尝鲜,等后面的,除非是后面赶来的才能吃一点,先前吃过的,是不能再吃了的。 倒没有人规定,算是约定俗成。 周丽娜带着孩子来之前,就在家里让他们把手都洗过来,当然走过来这么远,又拿东西,这会儿也干净不到哪里去,也只能将就。 她给孩子们规定,从大年糕团上揪小年糕团蘸蜂蜜,一个小团子只能蘸一次,不管吃完没吃完,都不能再蘸了。 因为蜂蜜只有半碗,大家都在一个碗里蘸着呢。 热乎的年糕蘸蜂蜜太好吃了,孩子们吃得很香。 可能氛围也有一定的助力,周丽娜也感觉这一顿年糕,会是她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一顿。 到第二锅,马秀莲又悄悄地给牛蛋扭了一个年糕团子。 牛蛋吃第一个都是撑着吃完的,可是架不住馋,年糕蘸白糖太好吃了,牛蛋又把第二个年糕团也吃了。 杜信义看到牛蛋吃到第二个年糕团了,小声地跟周丽娜说道:“妈妈,我们还能再吃一个吗?” 周丽娜摇头,“不可以了,我们已经吃过了,这年糕是大家的,我们要是吃太多了,就不够分了。” 杜怀义小声地说道:“可是我看到牛蛋吃了两个。” 周丽娜倒没注意谁吃几个,孩子眼睛尖一点。 “那也不行,总不能因为别人不遵守规则,我们就要跟着不遵守呀。”周丽娜说道。 这场热火朝天的打年糕,打了一上午。 到收工的时候,周丽萍来跟周丽娜说:“趁着工具还没还给老乡们,我想在家里也蒸点糯米,打年糕,保存起来,可以吃到明年六七月份呢。” 周丽娜以前想吃年糕都是买着吃,但是年糕也是应季的食物,出了正月就没有了。 “能保存吗?”周丽娜问。 “可以,泡在水里就可以,勤换水。”周丽萍说道,“你要打一点不?” “打。”周丽娜毫不迟疑,两个孩子吃了一点热乎年糕,都没吃过瘾,自己打一点,让孩子再吃一顿。再说年糕好吃,过了年,想吃一顿还吃不着呢。 姐妹俩就商量好,两家搭伙打年糕,刚好赵家宝和杜伯钧两个配合,打年糕,下午就能做。 周丽娜说道:“行,我让伯钧去买点糯米。” “不用这么麻烦,我让家宝去买,你要买多少,一起买回来了。” 周丽娜说道:“那我们两家就打一样的嘛,你们打多少我打多少,到时候平分就行了。” 周丽萍答应,“这样也行,我准备打个五升米,你也打五升,那我们两家就是一斗米,两槽就打完了。部队虽说也会发,但是一家也就几个,一顿就吃完了。” 周丽萍就去安排去了,周丽娜也去找杜伯钧,让他借用石槽,抬到家属院去,在周丽萍家打。 这石槽的主人,已经提前把家里的年糕打了,今年不再用了,可以缓两天还。之前家属院也有人借用石槽的。 杜伯钧听她跟周丽萍商量好要打年糕,答应下来,“行,我找人抬过去。” 第(3/3)页